![](http://a.nync.com/.jpg!40)
![](http://static.nync.com/main/images/cungg/cq26-min.png)
年逾5旬老人仍做挑瓜工 一天挑瓜3吨能挣400元
阅读数:658
原标题:盛夏英德挑瓜工 一天挑瓜3吨日挣400元
挑瓜工
广州日报清远讯 (全媒体记者曹菁 通讯员英友摄影报道)“肩负生计汗如泉,锱铢身价挑两端”,盛夏酷暑,在英德市的石灰铺、石牯塘等冬瓜丰产大镇,田间地头,活跃着一个挑瓜工群体,他们上了一定的年纪,有大伯,也有大嫂,在烈日下,用扁担挑着沉重的大冬瓜在田埂上蹒跚前行,送往附近的收货点。
常年的负重劳作,在他们的后背上留下了褶皱和老茧,又经过暴晒后的汗水浸润,工作之艰辛令人心酸。小山村农户种植的冬瓜,由于山区丘陵地貌,瓜商的货车只能停靠在公路边,距离瓜地还有一段的崎岖路,这就需要请人把地里的冬瓜挑到路边装车。
村民介绍说,现在请人挑瓜,每斤6分,由于天气炎热,一般一人一天能挑3吨多的冬瓜,大约一人能挣到400元左右。这对于山区闲散的劳动力来说,已经是很不错的一笔收入。为了省钱,挑瓜工们大都自带开水壶,抽的是自卷的旱烟。“一般一个冬瓜大约在20多斤,我一次能挑4个大冬瓜,干惯了农活的人,这点重担也不算什么。”村民陈伯说,自己年逾五旬,在挑瓜工里算是壮丁,挑夫队伍里最年长的近60岁。
推荐阅读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7月1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刘健 通讯员 张志鹏 郑文彬) “唐委员,这是满红书记委托我交给你的1000元党费。” 7月11日,淳安县金峰乡组织委员唐晓仙收到了蒋岭上村党支部书记方小杜转交的一笔特殊党费,看着这笔党费,唐晓仙眼眶湿润,不由得回想起几天前那幕感人画面。 7月8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派驻蒋岭上村的“第一书记”应满红,结束了2年5个月在村里的任职。临行前,全村老少不约而同来村口为他们心中的“应书记”送行。
格格 :
如今城市里面的水果,大多品相好看,也大多不是本地的品种,吃起来味道平平,没什么香气,而你
不管生活多么艰辛,张秀斌一家对生活始终充满了信心,从来没有失去过对未来的希望,从他们的眼神里能够体会到这一点。45岁的张秀斌家住宁陕县金川镇小川村,母亲78岁,妻子张国霞常年有病在身,儿子张尧在江口中学上学,家里只有他一个劳动力,生活的重担都落在了他的肩上。 近日,记者来到张秀斌家里的时候,他并不在家,妻子张国霞说张秀斌天一亮就上山去采摘黄丝菌和牛肝菌去了,运气好的话,一天能挣个100多元。当问她怎么没有一起去的时候,张国霞眼睛有些泛红的说起了自己,她身患慢性肾炎、肺结核、红斑狼疮等多种疾病,2015年看病花去了6万多元,欠下了3万元的外债,现在仍需要常年吃药,平时干不了重体力活,也不能长时间晒太阳,自己只能每天在家里干些喂猪、做饭相对轻松的活。10点多的时候,张秀斌
近日,在老城区的街巷里,活跃着一支由四位60岁以上老人组成的施工队,因为都有孙子或孙女,被居民称为奶奶级施工队。四位老人来自章丘,每天早上5点半从高官寨镇的家中出门,乘车一个多小时来到市区,专门从事园林绿化、苗木栽种等工作,一直工作到下午4点半再返回,算下来每天往返100多公里。 四人中年龄最大的孙茂好已经68岁了,她说,她们在家干了几十年的农活,植树造绿的活都很拿手,每当农闲时节就进城从事绿化。